目前网络公关传播显然已经在公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其效果评估一直困扰着企业和公关公司。公关公司普遍采用“广告当量”代替对互联网公关传播效果本身的衡量,这样的评估方式虽然量化上有一定的指标意义,但是对于影响力以及效果的真实说明上还是存在距离的,我们看看当前的一些评估方式有哪些?
2)质:关于网络公关传播质量的评估,会有很多个维度,比如:
热门新闻排行榜:由于很多新闻没有浏览量来权衡,不过一些新闻网站会有一个根据24小时、48小时访问流量的新闻自动排序,两外一些百度新闻源媒体在“百度新闻”各个频道的推荐也值得关注。
网络媒体发布的位置:网络发布的位置一般会通过两方面产生,一个是以广告形式购买的文字链或者幻灯片轮播,之后用户点击是企业的新闻,或产品推荐或者品牌植入等等,这种方式一般较容易达成,不过要考虑内容的符合度。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策划优秀的内容被编辑推荐,这种难度较高,需要营销推广人员在内容选题、稿件撰写上有一定功夫。
专题的影响力:带入流量、专题文章数量、评论量、文章撰写专家数量与影响力等都会成为专题评估的指标,不过目前在网络公关上,大家习惯性的进行专题制造,在专题的用法上重点在质,不在量的多少,一个专题输出内容是不是足够有影响力,吸引过来用户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一个企业的产品介绍页,那不如就直接做个广告链接到企业官方网站,专题更多会是深度解读,从品牌的另一面展示品牌内涵。
3)势:网络公关的真正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个“势”可以引起多少人关注,在这方面会有几个指标出现:
分享力: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有增加社会化媒体分享的功能,一篇文章有多少人把它分享到了微博、SNS中去,可以进行统计收集进行评估。目前这个指标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考量网络公关好坏的方法,但是并非大多数网站有此功能,且每个网站并非标准化设置,也就是位置及用户体验不同,这也决定了分享力的优劣,同时一篇文章是否真的吸引用户且能激发他分享到“自媒体”中去,这就是内容因素,后者是营销人员需要把握的,前者当前营销人员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KPI设定时要综合考虑。分享力统计与设定对于文章发布来说较为困难,一般网站很难开放数据,只能通过在开放的社会化平台通过新闻标题的搜索来统计汇总,然而对于我们自己制作的专题来说,可以加上分享工具,后台的数据就可以轻松查询到,如下图所示:
销售力:销售这个词是企业推广的终极目的,只是在品牌的各阶段要求会略有不同,然而在网络公关效果成“势”方面是不是就能带来销售力,我的回答是,能!从一个用户“了解、知道、兴趣、购买”的行为转化流程看,了解、知道环节都可以从网络公关上获得,用户行为的转化可以通过公关、广告、互动产生,目前通过网络广告产生是很容易评估,各种监测代码随着用户跳转着陆被记录下来,然而网络公关的流程很难这样实现,如何实现网络公关对销售力的评估,我的回答是,难!很多企业对网络公关的考评已经不满足“量与质”方面,但是对于销售这样的考评很多乙方又难以接受,是乙方对自己的方案不自信么?一定不是。只是这个销售的考量很难用具体方法衡量,一般也会使用ROI的方式,但是如果一个项目同一阶段有很多传播手段,其界定就显得很模糊,除非是某一产品上市,只用了单一手段传播,考量便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