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博客不是新鲜事物,在好几年以前,当各大门户网站还在竞相争夺博客用户的时候,就已经有电信运营商悄然进入手机博客领域。2006年,中国移动已正式推出其手机博客业务,并且为推广其手机博客业务而举办了大规模的市场宣传活动,联合了国内数十家博客网站,希望能够携运营商的强势介入让移动博客一炮走红。至此,移动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撰写、浏览博客内容。
手机博客目前来说,笔者也没有太特别的体验,主要的感受就是可以无线上网、随时随地更新内容。比如在公园里看到刚开放的花朵,随即用手机拍下来再用彩信发到博客上,很快便实现了好花大家赏。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手机博客应用。但在手机屏幕方寸之间却纠缠了多方的利益。
移动运营商为什么那么看好手机博客?撇开一些冠冕堂皇的为了繁荣网络文化云云,显现出来的还是经济利益的本质。由移动运营商牵头来推进手机博客,是有其必然的原因。
移动运营商不遗余力地叫卖手机博客,是因为看到了光辉的“钱途”
移动数据业务是运营商获利的直接源泉,短信业务一项就让运营商赚得盘满钵满,并且短信业务还一直长盛不衰。就以今年春节期间运营商的短信收入来看,据三大电信运营商估算,从大年三十到初六期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超过180亿条,创出近年新高。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在一周时间内三大运营商就进账18亿元。如此持续开发出“杀手”级的数据业务一直是运营商的梦想。
在运营商看来,手机博客完全具有和手机短信同等的竞争实力,手机博客图文并茂,将会受用户喜爱,而通过彩信方式来发博客,是文字短信业务收入的很多倍,似乎手机博客业务的火爆将是一触即发的事情。
门户网站博客预热手机博客
作为内容供应商的各大门户网站呈现出博客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某知名网站推出了博客广告的分享计划,因为“考虑到广大博主长期以来一直为网站无偿贡献内容”,由此为网站创造了流量,带来了点击率,于是网站的广告收入应该与“劳苦功高”的博客主们分享。根据计算,博主通过广告收益共享收入最高的可以达到每月4万元,这个数目一时让广大博主群情激昂、兴奋不已,似乎写博客已经成为自由职业的首选。
专注于寻找最佳广告载体的各类广告商也把眼球投向了手机博客。一些统计数字也显示了手机博客这个载体的潜在市场价值,截至到2009年3月,中国的手机用户达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1亿,而互联网博客用户超过1.6亿。仅凭这几个数字,运营商们已经在心目中勾划出了手机博客广告的宏伟规模,并且手机博客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宣传成本低,具有其他媒体不可媲美的优势。
整个产业链为手机博客的盈利模式欣喜的时候,用户对此却表现冷淡
似乎用户并不对通信运营商和SP的努力叫好买账,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相对于互联网博客曾经的成长速度,手机博客的成长就显得很乏力。
细分析起来,这样一个局面是不能归咎于用户的。毕竟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在很火热的网络门户博客,用户长期为网站贡献内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劳动,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利益回报。在经过初期的大幅度增长后,长期以往,做博客的热度必然锐减。而网站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态势苗头,才推出的博客广告分享计划,希望籍此来增加博客的热度。但毕竟真正能参加分享的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博客用户是没有收益的。
其次是用彩信发手机博客的费用相对还较高,用户除了体验一下新鲜感以外,难以长期持续这种花费钱财和精力的做法。
手机博客要想真正做得有起色,离不开移动运营商、SP、用户的共同努力,其实作为一个折衷的办法,移动运营商降低手机博客的费用,SP提供一个与手机博客用户进行实际利益分成的规则,这些总比一味地刺激用户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