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航:自媒体的经纪人制度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227

  4月18日,梅花网开放日移动营销专场在上海举办。品牌企业、媒体经营者与营销服务商们通过直接的产品演示、优秀案例的介绍、分享最佳实践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促进了行业上下游合作。此次活动到场人数近400名,其中35%的观众来自品牌企业主。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微信公众帐号“移动观察”创办者曾航发表了主题为“自媒体的经纪人制度”的演讲。分享了在微信运营上的尝试与心得,以及他从商业角度对自媒体的思考。

  以下内容为现场速记:

  大家下午好。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主要从事互联网报道,也是微信上比较早做自媒体的一个人。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在微信上的尝试和心得。上半场很多朋友讲到广告方面的事情,广告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今天我想强调的是,大家投入预算去做广告,本质上是买流量,而投入微信是做资产,假设我投1000万做广告,停止广告之后,这个影响力就没有了,如果我投了1000万砸微信的粉丝,这是企业永远的资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尝试。这是我做的两个微信公众帐号,一个叫做“移动观察”,移动观察主要是给行业人士看的,讲的是移动互联网一手资讯动态。一个是“玩转微信”,这是给普通用户看的,因为我认为在微信起来之后,会有50%以上的手机APP死掉。比如唱歌、查询路况,以后都可以用微信实现了,但是微信现在缺乏非常好的业务发现机制,所以我也是做了这么一个帐号,专门作为用户评测,分享一些最新最好玩的微信APP。前段时间我推了一个广播APP,这个APP在我们推出之后,涨的太凶,甚至出现了服务器宕机的情况。

  首先谈一下这两个帐号,讲一下它的起源吧,这是对我启发特别大的故事,是我小时候读到的一个故事。讲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法国有一些殖民地要独立,比如阿尔巴尼亚,,但是派出去的这些士兵和将军不受控制了,这个时候戴高乐想到一个主意,就是买一批晶体管收音机,每个士兵发一个,当时将军们没想到为什么戴高乐这么做。等到他们想叛变的时候,戴高乐在广播前一通演讲,直接瓦解了他们的叛乱。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原来是做记者,每年大概发1000多张名片,但是其中80%的人都是我换过名片,再也不会联系的人。我就想有没有一个办法,通过某种形式让我们的联系更加的扎实呢?我特别想给每一个人发一个收音机,后来我看到微信公众帐号,这个方式出来我觉得非常好,所以我出去碰到每一个朋友,都会跟他说我做了微信公众帐号,希望你们关注,对你们有帮助,相当于给你们发收音机。

  有的朋友会问:凭什么你给他发收音机他每天都要听呢?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概括所有人关注这个帐号的价值:如果你没有时间研究移动互联网,那我愿意来帮你研究。如果你没有时间到全世界各地去考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情况,我愿意替你出去走一走。与我打交道的很多朋友都是公司高管,他们会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出去,这个帐号基本上都是分享我出去和别人交流或者出去考察的案例,我最近去过三趟日本,考察日本互联网的情况,写了大量的案例,我去了大家就不用去了,这是帮大家节省时间的帐号,所以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还有一点,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自媒体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在报纸里面干了七年,我觉得传统媒体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他写的报道不知道给谁看的,最后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信息。我可以说自媒体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精准的读者,我知道我的粉丝到底是谁,他们也知道我是谁,就是我写出来的东西是带有我个人备注的,自媒体特别适合去做互动的东西。

  两个月前,我有一次去日本考察。我在去那儿的第一天做了一个用户互动,你们想了解什么东西?当时我收到了1500个留言,当天晚上我在日本回得手都酸了。比如大家对移动医疗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就增加了移动医疗方面的考察,后来写了一个东西和大家分享。

  还有一点,就是自媒体写出来的东西非常的灵活。大家知道在传统媒体里面,你想写一篇报道,从最开始到最后呈现在报纸上,需要经过多少环节呢?首先是记者出去采写,然后版面编辑,可能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再看一遍,当天的值班编委审一道,最后主编签字,这篇文章最后出现的时候,是综合了很多人口味的文章,变的越来越没有特点,而自媒体非常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有一个好处,就是我说一个东西,我这个粉丝特别容易相信。

  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出国的时候用了一个特别好的,就是一天花50块钱无限制流量,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回来后就发了一篇文章。没想到我有一个朋友是做这个生意的,他那个电话都快被打爆掉了。

  这是在品牌行业经常被谈到的现象,就是一件T恤到底值多少钱?比如同样一件T恤放到地摊上就是5块钱,如果是专卖店里可能卖掉50块钱。所以我觉得同样一个文章也是有价格的,为什么很多自媒体人愿意每天晚上熬很晚分享优质的内容呢?本质上大家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所以微信是给大家树立品牌的载体,你的粉丝就是你的资产。

  “移动观察”帐号基本原理是依据美国连线杂志的主编,他说假如你在美国是三流的歌手或者说作家的话,你只要有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过到中产阶级甚至更好的生活。什么是铁杆粉丝?就是我作为一个歌手,开任何一场演唱会一定会有粉丝来听,我发行的任何一个专辑,他一定会去购买,这就是铁杆粉丝,每个铁杆粉丝每年愿意花出他一天的收入在这个人身上,假设在美国平均每个人一天的收入是100美金,一千个铁杆粉丝就是有10万美金,在美国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上个星期我在深圳也是做一场演讲,当时有20个粉丝组了一个粉丝团,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听我的演讲,我觉得特别感动。你做了一段时间自媒体就会发现确实有很忠实的铁杆粉丝。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自媒体营销和商业化问题,前一段时间炒得比较热的是“云科技”,一天的广告是1万块,后来有大量的自媒体跟进,包括我们曾经成立过自媒体广告联盟,有十多个帐号,如果有广告进来大家一起去放。我不久前也刚刚去腾讯的总部和微信、其他部门去交流,探讨了这种广告。得到很明确的答复是,腾讯是一家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而且腾讯是一家非常强调控制的公司。所以他的开放永远是有限的开放,所以他将来不会再允许你自己在微信上放广告,一个取代的方式是什么?最近腾讯有一个部门广告量上的特别快,这个部门刚刚成立不久,做社交广告的,现在每个月收入已经有好几个亿了,未来腾讯在PC上做得非常成功的社交广告,很可能对接到微信的平台上,这样的话,有较多粉丝的帐号可以直接对接腾讯广告市场。

  自媒体绝对不要去写软文,如果你粉丝多了以后,你会发现每天有大量的公关公司跑过来跟你说,可不可以我花点儿钱,你给我发一点儿软文。微信是主动推信的模式,假如你推一些软文,用户会非常反感,觉得打扰到了他。现在在美国开始流行一种出售话题的模式,作为广告主,花钱赞助媒体或者自媒体,希望你加强对我所在领域的报道。比如程苓峰,程苓峰最近正在关注十个话题,由于他的精力有限,可能只能写出当中的五个来,你所在的领域排的比较靠后,程苓峰就没时间来写你这个东西,假如说我愿意花一点儿赞助,比如赞助他十万块钱,让你在我所在的领域多花点时间,把我的关注度往前排一下,这个模式非常好,这是买自媒体人的时间。

  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可能在场外看到梅花网做的另外一款产品明道企业社交,在我来看,这个产品的营销做得还不够好。因为企业社交是一个很新很模糊的东西,他需要大规模的用户教育,我根本不知道企业社交到底是干嘛的,假设明道花一笔钱,赞助自媒体人加强企业社交的研究和报道,那你将看到在自媒体圈会掀起一个巨大的讨论浪潮。比如我写一篇文章企业社交是很有前途的,第二天有人写一篇文章说企业社交是没有前途的,再过一天,又有一个人在写文章说企业社交是有前途的,它就形成了一个反复讨论的氛围。只有形成反复讨论的时候,企业社交这个话题才会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在一些新兴的领域,比如说企业社交,在讨论的时候是没有谁对谁错的,只要有人讨论,明道就是占便宜的,所以你花这笔钱肯定是有价值的。

  很多朋友笑了,你们去看一下小米,小米刚出来的时候,圈内很多人看不起它。刚开始不知道小米在搞什么,后来看懂了,知道小米很赚钱,一堆的手机厂商冲过来模仿小米的模式,但是你赶不上了。所以说骂你没关系,当时有很多人骂小米,但是经过这一轮的讨论,小米的品牌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接下来讲一下自媒体的经纪人制度。自媒体人是专注于内容方面,所以他没有时间去做商业化运营。我前一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叫《自媒体人需要经纪人制度》,在我写完这篇文章三天之后,我周边三四个朋友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了。

  从商业角度对自媒体的思考。我个人觉得从投资人角度来说,自媒体是个人附属价值非常大的一个事情,但是它的商业价值并不大。我们在自媒体群里面发起过一个讨论,我们都是写自媒体的,你们这些人有谁觉得谁吃亏了?最后结果是所有自媒体人没有一个人吃亏,为什么?有些人通过写自媒体,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这是摩根斯坦利提出的互联网投资模型,也就是在金字塔投资最顶端是Facebook、新浪微博、微信这样的社区为中心的公司,排在中间一类公司是虎嗅网、36氪这样的公司,排在最底端的是内容的生产商,比较典型的是游戏公司、大部分报纸公司,为什么?因为内容的生产不确定性很高,你想持续的生产稳定、高质量的内容非常困难,就像拍电影一样,张艺谋拍的上一部电影很成功,但是下一部是否会依然成功?没有人知道。游戏公司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是最低的。盛大现在已经退市了,盛大最成功的一款游戏叫做传奇,但是传奇之后再无传奇。我觉得所有自媒体人,如果是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话,那他只能排在产业链最底端,如果把很多自媒体捆绑在一起做平台化尝试的话,这个价值是非常大的。

  从传播的趋势上来说,可能每一个自媒体都是一只小的蚂蚁,但是如果一群蚂蚁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群蚂蚁雄兵,可以吃掉很多传统媒体这样的大象,因为我们现在的阅读时间明显从传统媒体,甚至门户都被认为是过时的载体,正在转到微博和微信,所以自媒体占大家越来越多阅读时间。

  建议在座各位做一些公司或者个人的尝试,不需要有太过粉丝,只要有两三百个就可以了,但是这三百个粉丝全都是我的客户,每天都向他灌输我自己的东西,假设他很愿意看你的东西,这对各位的生意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假设是公司的帐号,可以极大地提升各位公司与用户的互动。比如说你是一个卖手机的公司,原来你卖出的每一台手机,你根本不知道购买者是谁?他收入怎么样?假如你砸一笔钱出去,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知道这些人对你产品的真实想法,拉近他和你产品的距离,所以我强烈建议在座各位花更多时间去建立自己的微信,因为这是大家的资产,而停掉广告投放就会停掉流量,谢谢大家!

  梅花网开放日将于5月30日在深圳举办。精彩继续,期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