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唱吧走红看APP运营策略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223

  一,挖掘一直被忽视的用户需求点

  从顾客需求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是产品成功的根本。“唱吧”的成功,必然建立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唱吧”的设计团队成功地找到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移动设备软件开发者所忽视的用户的内在需求——唱歌。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无论唱得是否好听,人们都会唱歌、都需要通过唱歌放松心情或抒发感情。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唱歌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假期,和亲朋好友一起去KTV吼几嗓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项目,既放松心情又增进感情。手机本身作为通话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具有质量过关的听筒和话筒设备,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K歌话筒”,然而KTV生意的火爆一直没能引起APP开发者的注意,在“唱吧”推出之前,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唱出KTV感觉的软件几乎没有,使得市场出现了空白。

  根据《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品牌营销课程中的差异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企业应勇敢走向蓝海,探寻市场空白点,以实现业务的突破性增长。与传统的KTV相比,“唱吧”带给用户更加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的K歌体验,除了爱唱歌的“麦霸”终于可以想唱就唱,不好意思公开唱歌的腼腆族更是找到了自我放松的福音,因此“唱吧”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百万用户的支持。

  挖掘到用户被忽视的手机K歌的需求点,“唱吧”的设计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设计团队又进一步将这种需求进行了细分。“唱吧”CEO陈华认为,用户的唱歌需求可分解成三个方面,一种是纯粹的娱乐与放松,一种是想通过唱歌出名,另一种是听别人唱好听的歌曲。这三类需求都是广泛存在的,做好其中的一个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用户支持,而“唱吧”对这三类用户需求的同时满足,为产品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北大及清华总裁班营销专家刘杰克老师指出,善于发现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点,填补市场空白,大胆创新,才能够让产品迅速被饥渴的用户群所接受。“唱吧”开发者正是嗅到了用户唱歌需求中的商机,将KTV搬到了智能手机上,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K歌的愿望。同时“唱吧”的标语“你的手机KTV”在需要自由自在唱歌的用户面前也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二,深谙用户心理,巧妙设计产品

  发现了用户所需为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而对产品能否成功有真正影响的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其实“唱吧”的整体设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基本功能上和之前已有的一些软件如“K歌达人”大同小异,但“唱吧”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迎合用户需求,将用户的心理因素考虑到产品的设计中来。比如其中一个设计细节体现在“唱吧”登陆账号的设置上。“唱吧”并没有设计自己的登陆系统,而是利用微博、QQ、人人网三个第三方账号进行登录。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基本都同时拥有这三个第三方账号,一个都没有的用户几乎不存在。这个细节主要有两个好处,对于用户而言,注册账号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一套申请系统做完经常觉得很烦,以后使用者各种账号密码也非常容易记错记混,而可选的三个账号都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不会忘记账号,也省去了重新注册的烦恼,解决了用户怕麻烦的心理;对于“唱吧”来说,与大型成熟的社交APP进行账号绑定,提高了被分享的几率,加快了传播速度,等于是做了一项无形的广告。

  而要说“唱吧”在用户心理上把握最成功的地方,是在于用户对于“人气”的追求。有人是追求被人关注的虚荣,有人是想找到一个平台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成功成名,“唱吧”为他们提供了聚集人气的平台。首先,每当录完一首歌,“唱吧”都会进行打分并告诉用户击败了全国多少用户,用户的攀比心理会使得分低的想要唱出高分,分高的想要马上分享给别人让大家鼓掌。然后,当用户上传了自己录制的歌曲之后,“唱吧”设置了评论和献花的功能,上传者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虚拟鲜花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别人自己上传了歌曲请朋友捧场,这无形中为“唱吧”做了宣传。最后,一些唱得非常出色的歌手脱颖而出,在“唱吧”中聚集了极大的人气,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更成功的还签约了唱片公司,这对其他想要成为明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这一系列设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越来越多想要通过唱歌出名或者获得认同的用户选择了“唱吧”。最为值得借鉴的是“唱吧”榜单进行了地区划分,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明星”。因为从全国众多中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了,为用户提供机会在一定区域唱出名气,更容易受到用户的热捧。

  “唱吧”的另外一个设计亮点就是成功吸引了海量有好声音的美女,进一步吸引了大批来欣赏美女唱歌的男性用户。乍一看感觉这一点不太能上得了台面,但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女对自己的展示以及男性对美丽女性的向往是人之本性,应该成为产品设计与推广中需要引起企业注意的用户心理。美女们乐于到“唱吧”展示自己的靓照与歌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唱吧”营造的是一个健康、干净的展示环境,有歌声、鲜花和尊敬,而不像很多APP后来越走越偏,成为无聊人士的“把妹工具”。“唱吧”对于美女效应的“度”把握的很好,提供美女展示和男性欣赏的平台,但不开设私信等聊天功能,避免了骚扰等不良的影响,保证了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

  可见,产品在细节上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因素,才能从同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社交属性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需求定位准确、产品设计出色,保证了“唱吧”能够快速走红,然而像“手机KTV”这种小应用制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很容易被模仿和替代,所以才有开篇提到的很多人断定“唱吧”的火爆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但是到目前“唱吧”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否定了“现象”之说,对此的重要解释是“唱吧”不单纯是一款唱歌小应用,而是一款同时具备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的软件,其工具属性方面在于让用户唱歌并美化得到良好的效果,社交属性让用户以歌会友互相交流。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网络营销培训课程《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络营销实现战略突围》中的SNS营销论,社交网站具有自动传播的特质,企业能够利用社交平台内的分享、传播制胜市场。在“唱吧”推出之前,“K歌达人”是唱歌爱好者的必备软件,而“唱吧”之所以比后者更成功,就在于加入了社交因素,形成了用户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让用户一个人对着手机自娱自乐。

  可见,随时随地地唱K这一功能属性让“唱吧”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追捧,而随时随地地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歌这一社交属性使得“唱吧”从同类APP中胜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日益深入、APP营销变得更为重要的今天,“唱吧”的走红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唱吧”开发团队在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上非常出色,成功找到了智能手机APP的一片蓝海。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唱吧”的各种特色小功能有效满足了特定用户需求,能够为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使用体验。而作为一款同时具备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应用,“唱吧”因营造出浓厚的社交氛围进一步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外,最近天天向上等电视媒体开始推荐唱吧,江苏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开始为唱吧定制节目,线上线下传播的融合将让唱吧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获取更多轻度的互联网用户,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唱吧未来能进一步给移动互联网市场以何种惊喜,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介绍:刘杰克,著名营销实战、品牌营销策划、网络营销、企业管理、连锁加盟经营专家;北京大学总裁班及清华大学总裁班品牌营销策划培训课程及网络营销培训课程老师;《网络营销实战》、《品牌营销策划》等系列原创市场营销培训课程资深培训师;著名市场营销讲师与网络营销讲师;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刘杰克营销机构首席顾问;衡济堂集团独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资及民营企业任战略总监、营销总监及总裁;著有代表作《营销力》等。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电话:010-51290609,电子邮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地址: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号:ljk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