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互联网手机市场搅动得风起云涌的小米,近日又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小米盒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清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而这也标志着小米正式踏入互联网电视行业,将与众多对手一争高下。
小米盒子作为一款高清互联网电视盒,内含Android游戏及应用,可以把小米手机、iPhone、iPad内的照片和视频通过WiFi投射在电视上,也可以在线观看合作商提供的内容,使用户能在电视上免费观看网络电影、电视剧,分享互联网各类资源。
据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介绍:小米盒子已经与搜狐视频、腾讯视频、PPTV、风行等合作,拥有超十万部剧集资源,同时也找到了牌照商华数来背书。但是尚在襁褓中的小米盒子也将面临诸多压力和中国式难题,小米盒子的未来路在何方?
小米盒子,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市场潜力和销量有较大挖掘空间:
1、蓝海市场的开辟,潜力较为广阔。目前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根据中广研究预测,2012年我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300万台,较2011年的4190万台增长1110万台,增长率为26.49%。按照2012年5300万出货量计算,我国数字机顶盒市场保有量已经突破2亿大关,对于13.6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仍未饱和。
2、凭借米聊、小米手机和基于安卓系统开发出的MIUI所建立起的庞大受众群,以及小米独树一帜的品牌影响力,小米盒子将吸引足够多"米粉"的关注,若不考虑政策红线,销量并不用发愁。
挑战,三面受敌造成小米盒子困局:
1、政策鸿沟不可逾越。互联网电视平台牌照商目前只有华数、百视通、CNTV、南方传媒等7家。小米盒子除了有华数做牌照背书外,还有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直连内容,这直接违反了181号文--《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终端产品不得有其它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
2、双线作战,压力变大。机顶盒市场,又是另外一个竞争行业,小米进入广电领域,是期望在竞争十分白热化的互联网领域之外,向其它竞争程度不是很强的领域跨界运营。但这也同样面临着长期培育市场的难题。另外,机顶盒市场的目标人群,跟小米手机的使用人群,重叠度有多高?协同效应有多好?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3、国内互联网存在局限性。目前,互联网电视盒在TV应用上并不多,国内互联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封闭性,小米盒子将面临用户体验的考验。
小米盒子通向成功的道路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首先,小米盒子要遵循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这道门槛迈不过去,其他都是浮云。
其次,小米盒子要按照广电领域的"游戏"规则"出牌",尤其是让普通电视观众取消传统有限电视线路,转而观看互联网电视,意味着利益格局要谱写新的篇章,这不是一个"盒子"就能转变的,小米需要考虑多方共赢。
再次,互联网电视盒跟手机不同,需要硬件、软件、服务的联动。顾客买的不是机顶盒,而是持续更新的视听素材资源。从视听素材资源服务的角度看,小米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小米盒子的商业模式目前还不明朗。目前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固网套餐捆绑向终端用户提供互联网电视服务,然后再与电信运营商及内容合作平台分成,是绝大多数互联网电视提供商所采用的基本商业模式。不过,按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的说法,小米盒子暂未考虑如何盈利,同时不会向用户收费,且未来至少一两年内不会通过广告等方式赚钱。商业模式决定成败。如何把产品变为商品,从商品中成功地获取利润,由商品成功带来企业的发展,这才是王道。
小米盒子作为小米品牌的衍生产品,该如何营销?
从营销的角度,小米公司首先要对小米盒子的目标人群进行细分,总体可分为重叠人群和非重叠人群。
对于重叠人群,小米盒子已经有了一些促销措施,比如小米手机用户购买小米盒子,会比非用户便宜100元。这对399元的定价来讲,相当于优惠了25%,幅度不小。
对于非重叠人群,小米需要对未购置机顶盒的人群做市场培育和教育,或者用小米手机+小米盒子的组合优惠套餐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米粉"的口碑营销也是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活动、奖励等让忠诚的"米粉"主动推荐新客户进来,给新会员体验。
小米进军互联网电视是头脑发热还是早有布局?未来如何走得更远?
从小米盒子发布会来看,小米公司进军互联网电视行业绝非头脑发热。我猜想,应该是抢占数字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的一种长期战略。谁抢占了入口,也许谁就抢到了消费者的钱包。畅想一下,随着互联网购物行为的更加普及,也许一些中老年人,在电视上买菜、预约家政服务、交物业费,等等,一切皆有可能!
互联网电视盒的市场前景还不明朗,希望像小米公司这样具有创新营销的公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秀的体验和服务,为消费者的家庭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