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V致力打造效果出众的DSP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48

  随着不断深入的市场教育及受国外市场变化的影响,Ad Exchange、DSP、RTB这些概念在国内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老牌及新晋广告公司加入角逐。国内叫得出名字的DSP已经有几十家,而且各家的市场推广也很猛烈。但这些DSP中,分别有什么差异,各家实力到底如何,由于各Ad Exchange拒绝透露数据,一直处于雾里看花的状态。MediaV就是其中一家。也许,大家对于MediaV的DSP产品不是很熟悉。对此MediaV首席技术官胡宁博士讲到:"我们公司在业界比较低调,这可能跟我们管理团队的个性和习惯有关。"


胡宁

  MediaV的自助式广告投放平台聚效是前年年底上线,去年年初开始大量接入客户的。而DSP从一开始就是聚效的核心部分。MediaV是国内最早推出DSP产品的公司之一,而且还是自助式、全实时竞价(RTB)的DSP。实际上,国内的几家ad exchange,都是从立项开始, MediaV就是积极的合作方,一起探讨接口定义、功能需求等等。

  DSP、RTB、Ad Exchange这些概念听上去很炫,但讲白了不过是技术实现方式,而客户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可衡量的效果。因此跟客户沟通时,MediaV往往不强调自己做DSP,而是注重把效果做出来。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此外,MediaV的很多客户都是电商。为电商提供营销推广服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电商要的是ROI、是全程效果追踪,不是靠吹牛、靠数据注水就可以做出来的。MediaV从创立之初就选择了这条难走的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技术产品打磨出来,也才能凸显技术产品导向的公司的竞争力。

  MediaV把很多精力都花在发展技术产品、服务客户,而不是市场推广上。前些天无意间看到某家电商自己写的一篇营销推广心得文章,里面特地表扬了聚效平台,说效果好,这对MediaV是很大的惊喜和鼓励。

  其实除了电商外,也有不少品牌广告主选择跟MediaV合作。国际知名的品牌广告主,像宝洁、Nike、IHG、克莱斯勒等等,都通过MediaV的DSP进行广告投放。但跟别家不一样的是,MediaV强调效果可衡量,并且花了很多精力在开发系统追踪全程效果上:曝光、点击、PV、UV、到达率、二跳率、有效注册数、有效订单数、等等等等。跟踪的都是实实在在、可有效衡量的指标。MediaV认为,品牌广告主一样追求广告投放效果可追踪、可衡量。"我们不愿跟品牌广告主做虚假的承诺,最后达不到就拼命给数据注水。跟MediaV合作很简单,想试试DSP?充值5000元到聚效,就可以在MediaV的DSP中投放,后续转化效果在报表中一目了然。"胡宁表示,由广告主自己决定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就继续投,不好就停投。当然,一次性充值5万,就有专门的优化团队帮助分析数据、优化广告投放,以达到预设的合理目标。

  业内把同时有Ad Network和DSP的公司叫DSPAN(DSP+Ad Network)。这些公司,都是先有ad network,然后再有DSP的。中国的广告科技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就像祖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分几个阶段来实现。胡宁认为这是各广告公司顺应时代潮流之举,非常正常。而且Ad Network本来就是Ad Exchange的前身,它跟DSP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互联网广告的转型不会马上全员进入RTB,即使在欧美也不会是RTB一统天下。Ad exchange,ad network的长期并存是常态,Branding 与Performance 的长期并存也是常态,这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都是一样的。每种形态各有优劣,互为补充,相互渗透。有些优质媒体资源或者数据是ad network独有的,是它的独有优势;而DSP/ad exchange提供更为灵活的流量购买方式,接入多方数据源,也是DSP的独有优势。事实上,现在欧美,也有不少纯DSP在搭建自己的ad network/private exchange。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会加速生态圈的差异化,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更加贴合广告主的需求。而广告主在乎的才不是某个平台是否是一个纯DSP还是纯Ad Network,而是是否能通过这个平台,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人群和流量,达到合适的广告效果,而且方便、快捷、可衡量。广告主认可的就是好的。

  MediaV的ad network与ad exchange的RTB资源在聚效平台中是明确区分开来的。广告主可以自由选择ad network中的资源或是ad exchange流量。聚效是个自助式平台,广告主觉得哪里效果好就投哪里,不会做似是而非的流量切换。据介绍,实际上,MediaV的大多数广告主会两边都设置广告投放,但所需的流量类型会不大一样。MediaV的ad network中的媒体资源是像新浪首页、优酷视频页这样的优质资源,有相当的品牌效应,用户还可以按CPC竞价购买,广告曝光不产生点击就不花钱,性价比非常高。而ad exchange中可挑选的流量大,但媒体和流量品质参差不齐,广告主会非常看重后续效果。当然,在MediaV的DSP中,广告主还是可以用CPC竞价购买,这使得广告主买到无效流量的风险大大降低。

  关于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数据的使用情况,胡宁讲到:第一方数据是广告主的资产(asset)。在这方面,MediaV为广告主提供了聚合数据管理平台(DMP)。这是一个自助式的第一方DMP,帮助广告主管理它自己的数据资产。通过这个产品,广告主可以分析管理它自己的网站流量、订单、人群、还有商品,按多种不同维度切分、下钻和展示。而广告主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不同推广渠道效果,提高站内转化、指导优化站外营销推广,这样广告主就能真正把自己的数据用起来。所谓"数据驱动营销",其中关键,就是用好广告主自己的第一方数据。并且MediaV严格保证,广告主的数据是其私有数据,是绝不会也不可能拿给其它家使用的。MediaV甚至请了普华永道做监理审计,严格区分数据的使用,绝不会cross channel;

  第二方数据是MediaV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数据的积累,建立并不断完善DSP竞价策略、点击率预测、反作弊等模型,而MediaV的聚效平台有实时上下文及兴趣定向、还有像媒体圈定向、影视剧定向这样有特色的定向。更会对数据进行匿名化以及整体化处理后,分析行业整体数据和趋势,为广告主提供投放优化建议;

  第三方数据,尤其是第三方DMP这块领域最近很热闹,但在中国市场并不成形。要真正运转起来,需要第三方DMP的数据来源可靠优质,需要广告主信任买单、需要有ad exchange、DSP、data exchange等各方的对接和规范流程,还要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有周密的考量。MediaV的DSP,非常欢迎也愿意跟第三方DMP对接。但MediaV认为这是需要生态联动的事情,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经常在网上看到MediaV公司投出的广告,下面有个小V。这说明被MediaV定向了。胡宁介绍到她访问的一些国外站点上,也经常看到自己公司DSP投出的广告。当然这也有可能也是视网膜效应。MediaV 2009年才成立,但每年都是翻着跟头儿往上涨,今年的营业额会远超10亿。

  MediaV的DSP竞价系统里与广告主是怎么样一个结算方式呢?据了解MediaV的DSP是竞价平台,以Google和百度这些大广告竞价平台所广泛使用的第二高价(Generalized Second-price Auction)的方式进行结算。结算方式有CPC(Cost Per Click)也有CPM(Cost Per Mille/thousand impressions)选项供广告主选择。广告主按它所能承受的最高价出价,实扣按第二高价的RPM,再转成广告主选择的CPC或者CPM的结算方式。但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旦能购买CPC,99%以上的广告主都会使用CPC而不是CPM。这也好理解,选择CPC大大降低了广告主买到无效流量的风险。而MediaV的DSP从Ad Exchange中竞买流量用的是CPM,卖给广告主则是CPC,这转化的风险由MediaV来承担。这就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点击率、传化率预测,还有竞价策略做得好不好,做得不好可是要亏大本的。这也促进了MediaV算法的快速进化,技术优势也就充分体现出来。

  另外,CPC竞价平台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防作弊。MediaV花了很大的力气清洗无效及疑似作弊流量。MediaV有完善的媒体分析和跟踪措施,过滤掉有作弊嫌疑的媒体,还有独立运行的实时和全天两套防作弊系统。也因此每天有超过10%的点击被MediaV自己清洗掉,损失也自己来承担。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傻,为什么不让广告主来花钱买这些(清洗掉的流量),又不是作弊。但MediaV认为想做长远生意,"诚信"二字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了获得广告主的信任,打造"金字招牌"宁愿承受这些损失,胡宁说:"反正那也不是我应该赚的。从来没有广告主质疑在我们聚效平台里有作弊流量,即使对数据有疑问,查证后也能找到合理的答案。对这个原则的坚持,我还是蛮骄傲的。"

  胡宁笑谈加入MediaV前曾有水土不服的担心,也有跟背景类似的朋友遭遇过这种问题。但是跟CEO杨炯纬谈了很久,觉得理念非常一致,才最终决定加入的。MediaV是一个有技术产品理想的公司,愿景是引领并改变互联网广告的市场格局。而且MediaV坚守"诚信"二字,这跟Google的"Don"t be evil"(不作恶)的信条非常契合。公司的文化和氛围,都像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公司,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公司。能够跟一群理念一致、聪明能干的同事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胡宁觉得很兴奋,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公司曾出过一个内部海报,上面写"胡宁姐姐温柔地教你机器学习"。从此以后,公司所有同事都叫我胡宁姐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胡宁博士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娱乐技术硕士,计算机科学硕士、博士。

  2005年加入Google,先后在Google纽约、硅谷总部、北京分部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总监。
  2005年起任移动搜索质量的技术带头人,主持开发数十项创新及改进功能,拥有搜索算法的美国和全球专利,负责多个世界重量级运营商的移动搜索产品发布,包括中国移动、欧洲Vodafone、日本DoCoMo和KDDI;
  2007年被派往中国领导音乐产品研发,
  2009年3月发布谷歌音乐,推出相似歌曲、音乐泡泡、个性推荐等多个代表技术最前沿的创新功能,引起全球反响,获得广泛好评;
  2010年起负责Android服务开发。于2010年9月加入MediaV,任CTO。带领MediaV技术团队,打造拥有海量数据挖掘和广告智能匹配能力的高效精准广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