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中,谷歌中国之旅几生变故。在过期10天之后,谷歌的中方合资公司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工信部2009年度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年检,得以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在国内提供服务。
谷歌几乎是赶在ICP过期前的最后一刻递交了申请。6月29日,谷歌全球副总裁、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其官方博客中称,谷歌“将重新提交 ICP许可延期申请”。
六个月前,多姆德在其博客中宣布,谷歌将会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策略,笃定地表示不会再过滤其搜索结果。三个月前,多姆德发布名为“退出中国”的博客,谷歌将Google.cn和G.cn两个域名直接向Google.com.hk进行跳转。
但是,过去三个月中,谷歌肯定是又一次“重新评估”了它们的中国策略。7月6日起,谷歌结束了三个月的域名跳转,重新回到“.cn”的域名道路上。这意味着谷歌最终选择在遵守中国法律的申请书上签字。
在诸多分析人士看来,谷歌这一做法,明显是做出了“妥协”与“退让”,以换取在中国这一互联网第一大国中继续存在。在收敛起“退出中国”的强硬姿态之后,谷歌再次回到中国搜索市场当中。
自从3月谷歌将服务器转移到香港并停止过滤搜索结果之后,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并没有如多位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谷歌仍然保持了在市场中的份额与地位,与百度的对比关系也没有太大改变。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3月23日谷歌实行自动跳转后的几周内,访问谷歌的流量有所下降,同时百度有所上升。但三周之后,双方又回归到之前的稳定状态,百度占据六成份额,谷歌则稳定在三成。
而广告市场的情况较为复杂。,,降幅高达七成到八成。但其他很多广告代理商则表示,不论是中小客户,还是搜索引擎广告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对于谷歌的投放并未出现明显削减。
过去半年当中,谷歌一退一留,两次反复。搜索市场的格局似乎没有变化,谷歌的搜索份额还在,用户和客户还在,谷歌的机会似乎还在。
但同样是在过去半年中,谷歌技术研发、广告营销团队流失已经开始,其中多数流向了百度、腾讯等对手的怀抱。对于谷歌来说,要抓住眼前的机会,难度比半年前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