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揭开深层的驱动密码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68

  文化营销,不是将文化作为营销的一个要素,而是彻底的、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的营销新思维与新方法。传统的文化营销,是基于形态的分类,对这些分类的研究,只能给营销人提供创意的素材、启发性借鉴,甚至让研究者自己也迷失在形态的复杂与绚丽之中。新文化营销,必须从形态分类深入到源类型分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线,为航行大海、探险森林的冒险家,进行精准的定位及测算距离,提供了根本依据。

  分类思维:从形态分类到源类型分类

  形态分类与源类型分类是文化营销分类思维的两端:一个在末端的表现形态,一个在源头的聚类规律。形态分类是聚类规律的基础,但聚类规律可以为持续创造新的形态提供战略思维与创意方法论。因此,源类型分类对于营销人来说具有更强的实战价值。

  文化产品的营销

  即传统的、狭义的文化营销,指文教产品、出版物、影视、演艺、娱乐、运动、动漫、电子阅读、网游等产品品类的营销,这个部分仍然是文化营销最核心的内容。

  文教产品。不仅包括文具如晨光文具、贝发笔,教材如新概念英语、剑桥英语等,教辅如星火英语巧记速记系列、开心作文、志鸿优化等,课外读物如书虫英语读物等,而且包括论坛、讲座如百家讲坛、前沿讲座等。文教产品的营销是一个热点,由于正在从传统的国有体制、主渠道(新华书店系统)向民营、渠道多元化(超市、中盘、书店)方向发展,产品品牌与出版商品牌的打造成为竞争的焦点。

  出版物。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出版策划机构与专业作家,如蓝狮子、磨铁图书、唐码图书等,青少年读物作家杨红樱、郑渊洁、郭敬明等。独特的主题策划,如《藏地密码》系列;高人气的作家,如韩寒等,都是图书市场的码洋保证。

  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的策划、制作、消费已经成为文化营销最大的产业链之一,中国电影市场连续4年30%以上的票房递增,电视剧更是千亿广告的重要号召源。从全球(好莱坞、宝莱坞、韩国、日本等)到中国(两岸三地),影视产业链体系日渐成熟,也成为文化营销的主战场之一。

  演艺。太阳马戏团创造了世界纪录,中国的刘老根大舞台、德云社、周立波海派清口、时空之旅马戏等,也在创造中国演艺的新传奇。传统戏曲、新剧场话剧、音乐会等消费市场也在风起云涌,演艺市场的品牌化、企业化,才刚刚开始。

  娱乐。最新的雷人新闻是中国的洗浴市场2010年利润高达1000亿元,桑拿、夜总会正在被浴场、酒吧、会所、KTV等新娱乐终端取代。这是一个比影视产业规模要大得多的产业,从灰色、黑色走向绿色、白色,娱乐产业将会是诞生超级品牌、超级企业商业新巨星的发源地。

  运动。或者叫休闲运动,是与娱乐产业一样庞大又具有影视产业链完整性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媒体、产品、场所、明星、人群诸要素皆齐备,休闲运动是未来5年中国文化营销最具活力的产业链。运动、包括休闲运动的本质是文化,任何要在此产业获得大成就的企业,都必须深刻领悟运动的人性与文化。耐克、阿迪达斯之所以成为世界运动产品市场的双寡头,正是因为这两个品牌把握住了现代都市人对运动的深层梦想。

  动漫。动漫既是儿童的乐土,又是成人的童话。中国动漫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喜羊羊与灰太狼、兔斯基等本土动漫形象取得初步的成绩,尽管与迪斯尼、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公司还有巨大差距,但中国动漫市场的潜力无限。《海底总动员》、《虫虫总动员》、《料理鼠王》、《功夫熊猫》,中国动漫界期待这样的大创意与大制作。

  网游。师承日韩的中国网游,难免被冠以暴力色情的不道德产业恶名。《愤怒的小鸟》风靡全球,给网游产业带来了一缕干净的空气。中国网游产品最后都以武侠文化为依归,到底是文化的贫困还是文化的辉煌?至少在《愤怒的小鸟》面前,中国网游业者,需要思考的是人性,而未必都是江湖。

  体验性(服务)的文化营销

  体验文化营销可以理解为以旅游产业链为核心的“大服务”产品的文化营销,包括多个形态:节日、民俗、景点、旅游服务等。

  节日。过节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兴趣,以各种节日为核心的目标消费群、场所、产品供应,是日常消费生活的一个亮点,在节日消费情境里,人的消费欲望明显提升。节日文化营销,实际上是很多产品品类提升销量、包括品牌打造的重要驱动因素。比如思念汤圆、五芳斋粽子、情人节的巧克力等,实际上,节日产品可以成为众多低兴趣度产品营销“咸鱼翻生”的重要杠杆。

  民俗。与节日一样,民俗也是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支撑。十三香、马奶酒、羊肉泡馍等,都是地域产品借助民俗文化的魅力,突破地域消费的营销武器。是用地域思维还是民俗思维去看地方特产,将决定一个产品可以成就的市场规模。

  景点。景点是最大、最完美的文化,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的《最美中国》特刊,成为开启景点文化消费的启动按钮。此后,各种旅游地理杂志不断出现,带动了从中国到全球的景点消费热潮。

  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体验文化营销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由“服务人”——即受过专门服务训练、以服务为兴趣与职业的一群人组成的庞大的服务消费市场。它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它没有具体的产品,却是决定游客心情的最重要的产品。这个市场在中国,除五星级以上的酒店及会所有所体现之外,还是一片等待开垦的荒地。中国能否出现可以与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相抗衡的巨型服务品牌(及企业),旅游服务管理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市场,这个市场的本质同样是文化营销。

  日用品的文化营销

  日用品的文化呈现,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谭木匠的梳子、双虎筷子等,至于白酒、茶叶、保健品等中国本土的产品类型,文化更是营销的主要驱动力。

  从产业市场看,时尚品、奢侈品是中国日用品需要“恶补”的文化营销课。时尚、奢侈并非是某些类型产品的专属,如时装、服饰、化妆品、皮具、饰品(首饰)、钟表、酒类、数码等,时尚、奢侈品是消费升级的庞大产业集群,是优质产品的唯一正确的营销武器。

  中国人在短缺经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偏执的“实用、汰奢”消费观,妨碍了中国时尚、奢侈产业的发展,白白将巨大的消费市场与利润让给了西方品牌。有关研究称中国奢侈品消费规模约为200亿美金——这仅仅指中国消费者送给西方奢侈品牌的购物金额。

  中国日用品企业需要用时尚、奢侈的思维,反过头来研究自己产品的时尚基因或奢侈基因,运用时尚文化、奢侈文化的方法重新规划产品的营销组合。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是文化营销需要为中国制造加分的核心所在。

  文化营销的源类型分类:色彩文化

  文化营销是运用文化的深层密码去实现企业、品牌的市场目标,是基于商业价值的一个科学流程。文化营销的本质不是呈现形态上的丰富多彩,而是找到通向“直击目标消费者购买神经”的电路与按钮。这个路径与按钮,不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化产品形态中,而在消费者的心智空间里。人类心智的结构可以总结为人性的四层架构。这四层结构与马斯洛的个体五种需求动机不同,是基于人性驱动力,既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共同意识,又可以落实到个体体验层面“硬驱动力”。本能、亲密、利益、规矩四种类型的核心驱动力,是揭开消费行为动机的深层密码。

  文化营销落实到产品(及服务)营销上,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主流(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通常主流文化对应的是大众消费产品、时尚产品,而小众文化对应的是奢侈品或特殊产品。文化营销的本质是某种有意味的形式组成的符号世界,符号世界的核心是视觉要素,视觉影响人类思维的比重高达80%,而颜色又是视觉思维的核心。从营销实践看,所有成功的品牌都“占有”一种颜色,并且有意识地将品牌的核心理念及气质通过颜色的运用表达出来。我们在这里针对主流(大众)文化将中国人的色彩感知形态,归纳为四种色彩的基本源类型模型。

  红色文化。同样是中国人,在香港、台湾,红色绝没有在大陆这样的影响力,因为共和国的60年,将红色元素变成了一种凝聚着革命记忆的色彩,因此,红色文化对国内的企业和品牌的影响之深,不是海外企业可以理解的。红色代表民族化、强势的、张扬的、热烈的、男性的气质。在彩电市场,长虹、TCL甚至SONY/Bravia都采用的是红色为主识别元素。企业界也曾有“红色是第一品牌的颜色,蓝色是第二品牌颜色”之说,比如可口可乐的红色与百事可乐的蓝色、啤酒里的百威、康师傅方便面等,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红色也有不少负面影响元素,比如强势、坚硬、缺乏情感。因此,很多品牌在红色主色调上,通常加入蓝色、白色进行调和,让大气之中蕴涵着内敛的气质,比如茅台酒、红花郎、红西凤、王老吉(罐装)等。红色变体的紫色就很好地中和了红色的张扬与贵气,也得到不少追求个性品牌的青睐,如BENQ。

  蓝色文化。天空与海洋是蓝色文化最坚实的自然基础,在世界范围内,蓝色实际上是最通用的色彩元素,中国人对蓝色的偏好弱于西方。蓝色内敛、深沉、包容,视觉耐受时间较长,被耐用消费品、科技产品广泛使用,如福特、通用电气、IBM、微软等,在快消品中宝洁、联合利华、百事可乐等也将蓝色作为主识别元素。科技公司使用蓝色很多,如联想、海尔(早期)、方正(集团),但中国的蓝色风暴却是由洋河蓝色经典引发,不仅突破了白酒使用红色、金色等传统的用色习惯,而且让蓝色成为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的海洋文化气质。随着中国崛起、对海洋权益的重视,蓝色文化在中国市场营销的潜力与驱动力会越来越强,80后、90后,未必如此前几代人对革命的红色有多深的情感,《蓝色生死恋》、《海豚湾情人》等韩剧,使新生代消费者对于海洋文化、蓝色元素产生偏好,这是营销人需要注意的动向。

  绿色文化。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同样是来源于大自然,来自春夏秋冬更替带给人类的感受。但绿色在产品上的运用,在牛奶这个品类之外并不多见。蒙牛、伊利、光明都使用绿色作为产品包装的主元素,是希望将洁净(牛奶白)、自然、安稳(绿色)注入品牌文化之中。绿色元素总体代表了生命意志、健康、自然等偏向女性柔美风格的气质,亲和性是绿色元素的最大优点,啤酒这样希望带给人清凉感受的品类,绿色的使用是主流,如喜力、嘉士伯、雪花、青岛等。绿色的弱点是内敛到低调、安静,对消费者缺乏强烈的刺激,所以真正使用绿色的品牌实际是不多的,这可能也是中国商业社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现象。但绿色在国际上,、NGO如绿色和平组织等使用频繁,为绿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和平、安全的文化基因,绿色元素的营销潜能实际上比已经应用的要大得多。

  白色文化。现代中国人对于白色并不喜欢,所有的中国产品,白色都是作为底色而很少作为主色去使用,因为白色的自然联想是医院、医生,是病患病痛。将白色文化带入主流殿堂的,不能不首推苹果(APPLE)。一家公司,用单色统一全球消费者的审美品位,苹果是唯一品牌,苹果创造的不仅营销神话,更是一次文化的奇迹。服装、休闲运动品类广泛使用白色为主元素,白色家电、数码产品更是给白色注入了科技、简洁等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关白色的文化记忆,都是消极的事物关联,但当代人白色文化已经变得国际化、普世化。作为白色变体的银(白)色,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几乎成为科技的标准色。白色、银色代表了平等、信赖、洁净以及高贵。如果说黑色是时尚、奢侈品永恒的主色,那么白色则是时尚、奢侈品的王冠之色,只有顶级品牌、顶级产品才敢于使用白色,如GUCCI的手表、CHANNEL的化妆品等,实际上,整个化妆品都是白色(包括银色)元素的超级拥趸。

  这是主流(大众)文化的四大色彩类型,中国的小众文化也有几种独特的中国式色彩类型,如黄色(金色)文化,黄色在中国是权贵、皇家的象征,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喜欢用黄色为主识别元素,就是这个原因,如香烟里的天子、黄鹤楼等;青色文化在中国具有典型中国特色,这是一种似有若无、似有实无的“空灵”感受,是中国独特的士文化的核心,中国的白酒、化妆品、时尚品等很多已经在运用青色作为主识别元素,仿青花瓷的包装更是成为高雅的符号,如青花瓷汾酒、茅台不老酒等;黑色文化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黑色在西方是庄重、正式的颜色,是时尚、奢侈品的永恒主色,中国人对黑色普遍较为排斥,只有极小众、高端的产品,才会使用黑色(包括黑色的变体赭色)为主元素。

  文化营销战略的三维步骤

  色彩的文化内涵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在实施文化营销的战略上,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维步骤,即从符号意象群、当代集体记忆、品牌目标客户的接受度与驱动力三个角度,解析出品牌的核心符号、核心色彩,然后在品牌策划与创意中进行占据、放大、深化,到最后构成品牌资产的核心元素。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企业的竞争已经全球化,中国企业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文化营销的战略与战法。

  全球市场竞争。为什么国内学者将《功夫熊猫》当做文化侵略?这是因为其背后是国家文化的竞争、民族价值观的竞争,也是文化营销争夺的制高点。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要想实现全球化,这种文化上的竞争是必不可免的。全球品牌,就是要建立在世界主流价值观或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是以虚御实,人本、人性超越物质、物化,软实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的奥运开幕式、印象系列产品(印象·刘三姐/丽江/西湖/大红袍)都在为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作出贡献,中国品牌如联想、海尔等走出国门的品牌,在文化营销上的境界,与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还是有不小的差异。全球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打着审美外壳的文化价值观的争夺,中国企业不应等待国家的强盛,而应主动采用文化营销的思维,重新制定品牌战略。

  区域市场竞争。与全球化相比,中国企业的区域化可能是更加主流的趋势,中国企业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洲等都已经广泛落地,但我们也看到这些地方对于中国企业抱有两面性的态度:羡慕与憎恨。区域市场的文化竞争,不需要采用全球市场的争霸战略,而应采用适应性文化融合战略。即将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与当地的价值观、民族/文明活遗产、主流/亚文化形态、情感形态等进行融合,让自己的品牌变成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最后成为当地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国内市场竞争。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焦点,我们认为是“中国文明的现代形态”的竞争,即争夺这一新文明形态符号主导权的竞争。哪些品牌会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代表,并形成构建起品牌的符号体系,这些品牌将成为中国市场真正的王者。有两个入口:一是,以俗入雅,如周杰伦的中国风系列,用现代形式装入古代文化的内容;二是,以雅入俗,如百家讲坛主力,易中天、于丹等,将中国古文化元素用现代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以俗入雅是给俗文化注入雅文化的内容;以雅入俗,则是为雅文化穿上现代的衣服。国内文化营销的核心,不是价值观,而是审美的形式,即“有新意的新形式”。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至少同时在两个层面上展开文化营销,才能为企业注入必不可少的文化驱动力,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