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动得了电信的“奶酪”吗?

营销经典 2018-11-02 12:08:23 阅读287

  2009年5月19日,,文件中提到:"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短短35个字的这一段话,加上括号里的负责单位也就56个字,但它激荡起的波澜估计将前所未有地壮阔。

  三网融合是指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这三张网络的融合,是在这三张网上分别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从开始提出至今已有十一、二年之久,国家对"大通信时代"(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期盼也有十一、二年之久。"三网融合"的字样已经在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及各类相关文件中出现过,但这次使用了"双向进入"、"实质性进展"等明确的措辞,、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决心。

  随着"大通信时代"的来临,政府应该不会允许国内出现超级巨无霸的网络运营商(广电已经垄断了广播电视网、电信已经垄断了电信网和互联网),"双向进入"就是政府维持电信与广电竞争的一种手段。

  由于广电与电信的业务趋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如果未来"三网融合"了,那么基于"垄断权是核心"的观点,广电与电信要想多分"大通信"蛋糕,可能的模式就会是"合作性竞争",共同持有"大通信"的"垄断权"股票,开发市场,拓展客户,共同赢利。

  ▲谁先动谁的奶酪?

  广电主要包括电台、电视台等播出机构和有线网络公司之类的传输机构。对电台、电视台这样的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喉舌,不可能让电信企业进入。所以,所谓的"双向进入",我们将其理解为广电、电信两个行业中企业的互相融合,也就是说,这将是两个行业中市场化的那一部分的融合,而非意识形态、。

  广电企业,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线网络公司,另一类是最近兴起的CMMB。CMMB已经与中国移动开始了合作,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与电信企业近年来也有了不少合作的案例,尤其是以电信方面缺少固网支撑的中国移动为主,如陕西广电网络与中国移动开展的充值移动手机话费,送广电网络数字电视费的活动。但是,合作并非融合,国家政策明确的提出,融合的方式将是"双向进入",这将意味着未来业务牌照、业务许可的双向开放。"双向进入"也分为"对称进入"与"非对称进入",进入的业务类别,进入的阶段次序也会成为广电与电信两大行业之争的焦点所在。

  政府已经将"双向进入"作为维持"大通信时代"垄断权的一种渐进手段。基于我国当前"电信强、广电弱"的现状及政府欲持有"大通信垄断权股票"的目的,"双向进入"将可能是一种"非对称进入"。也就是说,先将部分电信业务开放给广电,通过市场培育,待广电的市场竞争实力与电信大致相当时,再进行电信与广电的对称开放。

  国际上对公共电信和有线电视两个网络的双向进入,大多采用的是非对称方式。在美国,如果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将不必为提供电信服务获取特许权。而电信经营视频业务方面的规定则较为严格,必须要重新申请相应营业执照。英国在1984年的《有线电视与广播法》中就已经允许有线电视进入电话业务,而英国电信却被要求至少在2001年前,不得从事广播业务。

  如果选择非对称进入,对广电似乎是一条利好政策。但通过深入分析会发现,非对称进入也能引发一些问题。广电向电信开放的业务中只有IPTV业务最能引起电信的兴趣,而电信向广电开放语音通话、宽带接入等业务都是广电想得到的。

  虽然语音通话已经成为一个逐渐萎缩的市场领域,但电信运营商也已在此盘踞多年,其积累的丰富的运营经验,不是广电一下子就能据为己有的。中国移动的1位员工能为1000名客户服务,广电由于传统的垄断思维模式的主导,在客户运营经验方面的极度欠缺,使其难以做到这点。另外,广电自身的网络硬件设备也相对落后,这点也使其在语音通话领域难以有较大作为。

  广电在宽带接入领域更难成长。由中国电信把持的国际互联网出口绝对是勒在广电脖颈上的一根红色裤腰带。在广电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电信可以随时勒紧裤腰带,完全控制广电宽带网络的传输质量,随时扼杀广电宽带网络的发展成果。

  非对称进入实现的保障是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省级(或跨省级)规模的网络整合。我国广电行业的ARPU值很低。与美国相比,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为1.63亿户,是美国的2.56倍,但2008年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总收入为348亿元人民币,仅为美国的2.3%。中国移动的ARPU值是80到100块钱,中国联通的ARPU值是60到70块钱,而中国有线电视用户的ARPU值只有十几块钱。与电信运营商相比,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实力太过弱小。广电网络的一家区域型运营商,拥有的电视用户一般是几十万户至一两百万户,一年的收入基本保持在几亿元至十几亿元,但一家电信运营商拥有的用户规模一般保持在上亿人,一年的收入规模上千亿元。在2008年,广电行业总收入1452亿元,电信业务总收入为8139.9亿元,是广电行业的5.6倍,是有线电视行业的23.4倍!只有通过省级(或跨省级)规模的网络整合,扩大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用户数量,才能保障非对称进入时,广电与电信地位的平等。否则,即使是采取广电先进入的非对称进入方式,电信也是以自身的强势进入广电,而广电则以自身的弱势进入电信,难以保障"双向进入"政策的推进以及广电未来的生存发展。

  ▲动哪块奶酪?

  这就需要看电信与广电双方分别希望能从对方手里拿到什么资源。

  对广电而言,最希望拿到的当然是全国性的ISP牌照,更希望拿到的应该是独立的互联网国际出口,而不是受制于人,但获得国际出口非常困难。另外就是VoIP,虽有说法称语音业务几成电信的鸡肋,但对于ARPU值很低的广电而言,每月哪怕增加5-10元的包月话费,都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比例。因为广电的用户数量巨大,对于一个有60万用户的县,每月电视费用从14元上升至25元,就能带来每月660万的营业收入。对于已基本完成双向网改的公司,上VoIP软交换系统成本并不太高。

  而对电信而言,独立的IPTV牌照当然是主要诉求,它能够摆脱必须与广电的牌照方合作的束缚,更主要的是解决了IPTV在各地的落地问题。IPTV业务还存在直播和点播之分,国外也有相应的案例只允许电信企业经营点播业务。当然,内容的审查权依然在广电。

  当前IPTV领域作为这样的一块试验田,发展的现状是:政府让广电持有IPTV牌照的发放权,却默许电信利用其先天优势(互联网)发展IPTV业务,积累运营经验。虽然广电着力建设其双向网络,但短期内难以见成效,却要眼睁睁看着电信偷偷壮大其IPTV业务,怎能让广电不痛心?所以,广电利用牌照发放权严打电信,但电信也很胆大(有国家默许),这就导致了目前三网合一和IPTV业务领域的激烈竞争与举步维艰。

  不管宽带接入、VoIP或者IPTV的业务单独核算有无利润或者利润的高低,随着所有的网络都能经营所有的业务,全业务捆绑已经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其品牌效应也决定了必须向全业务发展。竞争门槛将大大提升,开展全业务,未必能大幅提升收入与利润,但不开展全业务,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怎么去动奶酪?

  那么广电与电信未来将如何"双向进入"呢?

  广电、电信两个行业的企业主体统一管理归属,即当年曾提出的将有线电视网络划归信产部管理,目前来看不太现实。因为除了文化娱乐功能之外,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国家信息安全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有可能的方式是先进行业务的"双向进入"。广电出"内容"(对节目内容的审核、,节目内容运营的丰富经验等)电信出"网络"(双向网络技术,IPTV的已有运营模式与经验等),两家合作,广电利用这一合作,腾出时间大力完善自身的双向网络建设,积累网络运营经验,电信可在合作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节目内容,积累内容运营经验,两家再开展竞争。我们认为这种"合作性竞争"将会推动我国通信行业的大力发展。

  我国以前的电视节目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十几亿人民几十年都习惯了免费看电视,如果突然告诉他们,你想看的好电视节目都得付费了,免费的都是些你不爱看的,任谁都不能接受。

  所以,我们认为对广电行业来说,消费者的观念引导是很重要的,当前的发展阶段还属于消费者教育阶段,如何教育消费者,"诱骗他",让其"欲罢不能"将是未来实现业务"双向进入"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