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其在中国经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越来越多有关互联网产业的提案、议案也在两会上提出。,有哪些互联网提案、议案被提及?后续是否得到了贯彻、实施?下面就一起来回顾下吧。
2010年:移动互联网应采取“白名单”模式
2010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建议,移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传统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应存在一些区别,可以采取“白名单”的管理模式,即明确健康的可以放行,其他的不放行。当时运营商采取的是黑名单管理模式,即不健康的看不见,其他的都能看见,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漏网之鱼,还要费很大功夫去找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和内容。
去年12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反网络病毒联盟发布首批移动互联网应用白名单,将在23家应用商店实行,对由“白名单”数字证书所签发的安全APP程序进行明显标识,采取优先上架并提醒用户下载等措施。
2011年:政府机构应积极开通官方微博
2011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发表意见、反馈信息的便捷渠道,因此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应积极开通官方微博。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开展政府微博工作。,为日后政府全面铺开工作积累经验。
目前,经过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6万个,在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已经超过了8.7万个。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道沟通的桥梁。
2011年:网游行业亟需整顿
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张晓梅递交了“关于完善网络游戏管理 取缔涉暴涉黄网络游戏”的提案。对于此提案,张晓梅表示,95%左右的网络游戏是以刺激、暴力打斗、甚至甚至色情为主要内容的,此类游戏正在潜移默化地涵化和诱导青少幼年。在暴力网络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里,可以随意杀人、放火、掠夺,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容易被扭曲。
2013年8月,、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通知。通知中指出,今年的“面对面”活动将围绕 “加强法律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和身心健康”、“净化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两个主题开展。净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等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乃至沉迷网络,也再一次被正式提及。
2011年:完善网络侵权管理办法
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提交了《建议全面系统修订著作权法》的提案,“网络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对著作权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修订是保障、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万捷建议将《著作权法》全面修订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尽快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规划。
目前,国家针对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仍在完善中,部分互联网企业开始结成联盟,与政府部门配合,维护权益。2013年11月,腾讯、搜狐、乐视等互联网公司,成立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共同抵制百度、快播对正版网络视频的侵权。
2013年:取消公共场所WiFi认证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开通了免费WiFi服务,提高了网络的覆盖率,但信号差、登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3年:个人网店应该征税
去年两会,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当前的电商交易中,有九成是“以C2C的形式从事B2C的交易,,假冒泛滥、漏税非税现象严重;非注册经营、非税销售等行为导致行业不公平竞争,正规注册经营企业成本高企,劣币驱逐良币”。因此,张近东建议税收部门研究电子商务的征税方式,。
张近东的提案引发了业内的热议,其中,阿里巴巴的淘宝被认为是张近东矛头直指的对象。对此,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表示,仅在淘宝上依靠淘宝成长发展创造就业的间接和直接人数便超过1000万,如果现在对个人网店强行征税,会直接打击微型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马云也认为,不交税不仅是不合法,而且是不道德的,但不希望是现在征税。
截至目前,政府部门未对网店征税发布有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