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 你这么爱“大师”是不自信吗?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75

 
  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吗?这个话题,扯不清楚吧。

  但隔三差五,总有“大师”脱颖而出,备受仰慕,四处讲课,布道;比如,虽然没太关注,也知道了有个卖成人用品的女创业者火了,尤其是传说中的PPT有着蛮强的煽动力,据说已经让万科开始考虑利用这套思路来搞房地产了…很有接班卖煎饼的趋势。

  当然,有捧就有黑,真的有媒体人较真去了这个成人用品的店面以及网络店面实地调研,看数据看成色看成交记录,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店,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基本上接近倒闭的边缘——拯救自己尚未成功,但试图革命行业的号角早已经吹响。

  事实上,虽然这是一个真“大师”萧条的年代,但“大师”和“大师”的追随者们仍然众多,某种程度讲,大叔们才是真的是迎着风的猪,说飞就飞,飞的更高。

  个人对“大师”并不反感,因为在营销圈任何一个热点或概念的兴起,就离不开大师们的造势——当然,用“大师”这个词儿可能有点腹黑,下文统一称为“演讲家”吧。

  这些年,流行过的“演讲派”很多,有的被继续捧着,有的也是走了背运,但走上这个神坛的似乎越来越多——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成功学就已经是很大的产业,遍布全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铺着互联网外衣的成功学更是大行其道,和鸡汤、励志语录一起称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

  当然,这个时代是需要不同的“演讲家”的,不仅是互联网和营销行业。

  比如,大天朝的领导们本来应该是坚定的无信仰者,但烧香拜佛的举不胜举;比如,微博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明星们,对着那些活佛也总是显得很虔诚;又比如马云,前后数位大师接下善缘——本质上,和“我们”需要成功学的理由是一样的,因为没有成功,所以苛求成功;因为没有信仰,所以苛求信仰——事儿就是这么简单,但足够光怪离奇。

  相比之下,网络和营销圈里流行几个“演讲家”必然是无伤大雅的。

  但具体到营销圈,包括媒体圈和公关广告圈,“演讲家”的流行却并不仅仅是精神或信仰上的缺失,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快速更迭的时代里逐渐失去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信。

  为什么失去自信?因为变化太快。

  仅仅3年前,微博还是如日中天;仅仅7年前,门户更是代表互联网;15年前,传统媒体刚刚感受到市场经济的红利….但,现在,环顾当下的媒介环境,恍如隔世了吧。

  这给营销人带来的极大的困扰,微博刚熟,微信又出来了;博客觉得还可以的时候,开心网火了;天涯刚弄清楚,网民们开始偷菜了;知道如何在门户投放了,网民们开始潜水了….

  变化就是这么快,没有一个营销人可以躺在“成功”的字眼上坐井观天。

  很多行业都面临挑战,但营销人面对的挑战格外的残酷。营销人,需要创意,需要源源不断的想法。从这一方面讲,广告是世界上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就是很好的证明。

  营销人的没一个案子都相当于创业,因为营销人必须适应不断的变化,你的想法和创意将成为很好的助力,但如果跟不上媒介环境的变化,稍有差池,动作缓慢一些,就可能被后来者居上,严重者可能会被淘汰——试想一下,即使再好的广告创意,如果放在过气的产品上,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所以每个把工作作为事业的“营销人”都很着急,琐碎的工作和日常的项目往往会占据营销人绝大多数的精力:

  他们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关注和解读最新的趋势;他们很难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某个产品的创意——如果想法不是特别多,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养家糊口,但,你懂的,每个营销人都想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打新”是做案例的最佳途径,而如何了解和接触最新的产品和事物以及想法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演讲们”的粉磨登场就展现了极大的价值,虽然很多营销人都清楚的知道,“演讲们”营销往往是基于自身的,而不是基于产品的;但对于很多营销人而言,这已经足够,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听一场略带新鲜感的毫无伤害的“演讲”是可以值回票价的——至于对这演讲人的评价,一点都不重要,至于演讲家们的理念和产品,营销人们绝对不会追捧,传闻中的低智商信徒肯定不是营销人,对吧。

  迎风起飞,总也有落地的时候,做个喷子还是做个干活的,不仅是命运的安排,更是个体的抉择。

  在大师和大湿的十字路口,发型凌乱了吗?